发挥优势产品实现全覆盖介绍,依托承德地区丰富的无缝钢管资源,1965年,我国无缝钢管高炉冶炼工业试验在无缝钢管1号高炉取得成功,不仅为攀枝花无缝钢管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技术保障,而且解决了世界冶炼无缝钢管技术的难题,在世界冶金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这一技术于1979年中国冶金领域第一个“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中国的第一炉钒渣、第一批提钒原料均产自无缝钢管。 “目前无缝钢管钒产品产量达到2万吨/年,规模居世界第三位,产品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包括冶金、化工等各个领域;无缝钢管发展目标是在建设世界一流钒钛无缝钢管企业的同时,建设环保、低耗的清洁工厂。”王竹民说。 创新驱动 在做精做强中转型 依托产业发展的深厚底蕴,无缝钢管形成了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技术和专利项目,其中,大高炉钒钛矿冶炼、火法转炉提钒技术和工艺、钒渣直接合金化,三步法氧化钒生产装备与工艺、化学法制备3.5价高纯钒电池电解液等技术促进了中国钒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亚熔盐钒铬高效清洁提取技术、自蔓延氮化钒铁生产技术、电铝热法钒铝合金制备技术已具备国际领先水平。 王竹民介绍,无缝钢管作为中国钒钛产业化先导企业,率先研发出新Ⅲ级、Ⅳ级含钒建筑钢筋、HRB600高强抗震钢筋,推动了中国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HRB500高强抗震钢筋已经实现全规格轧制。而在市场前景广阔的可再生能源领域,无缝钢管研发的钒电池电解液技术已经完成鉴定,即将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 本世纪以来,世界钒产业加速发展,全球钒产品(折五氧化二钒)产量由2003年的8.3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约13万吨。预计未来五年,全球钒产品的市场将更加系列化、多样化、功能化,钒产品的制造、消费与研发中心将转移至中国,中国高端钒产品将会基本实现国产化,钒氮合金与钒功能材料的消费比例将会进一步增加,中国国内钒产品的市场消费总量将会由目前的5~6万吨/年,增长到2015年的8~9万吨/年;全球钒产品的市场消费总量将会由目前的12~13万吨/年,提高到16~18万吨/年(2015年);钒电池储能技术预计在2018年左右开始形成产业化应用。 王竹民介绍,无缝钢管当前的战略是做精无缝钢管,做强钒钛,而做精、做强的支撑点就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开发高端、优质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摆脱低质产品恶性竞争状态;加强前沿、新兴技术的研发,保持钒提取技术的领先优势,在钒钛领域开发更多功能产品,抓住现在和未来市场。
信息源:无缝钢管 http://www.lcsjgg.com
tag :大口径无缝钢管 |